《習慣落地----柯維博士九個習慣工具落地訓練營 》
----不但完成內容,還側重工具、方法落地。
課程背景:
只有每一位員工都成為高效能的員工,企業才能真正成為高效能的企業。
習慣影響你的成功,有了好習慣,才容易走向成功!
為什么有些人在工作中,經常帶著抱怨、消極、悲觀的情緒,而工作動力不足?
為什么有些人總覺得時間不夠,忙忙碌碌,但結果卻離目標很遠?
為什么有些人忙于瑣事,忘記了最重要的事情?
為什么有些上下級之間、部門之間或員工之間在配合上不是很理想?
為什么企業中缺乏必要的理解,溝通不暢,導致內耗?
為什么在執行中,非黑即白,缺乏創新,不能有第三方案?
為什么有些人固守經驗,拒絕學習,止步不前?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專門為您解決如上問題,這門課取自于世界著名管理學家史蒂芬·柯維博士的研究結果,他被《 時代周刊》評為“美國25個最具影響力人物”之一。近年來,曹愛宏老師有幸給建行、交通銀行、中行、農行、工行、華夏銀行、招商銀行、深發展(現更名平安銀行)、濰坊農信(12地市)、重慶農商行、濟寧商行等銀行金融業做員工職業化、職業習慣等系列培訓,加上對企業的調研,感覺提升銀行柜員和客戶經理等員工和客戶經理做事的用心程度、辦事效率、面對客戶時體現出主動積極、職業化形象、擁有各種工作技能、堅持原則、靈活處理糾紛等是多么重要,也是銀行業多數領導層密切關注的事情。提升員工的職業習慣有利于提升銀行的品牌與利潤。本課程基于職業習慣的這七方面進行專門訓練。《七個習慣》--世界500強企業的90%已經列其為培訓的必修課。
課程收益:
對自己的行為和態度負責并承擔責任,而不是抱怨別人或找借口推卸責任。
在工作和生活中培養良好的習慣并保持產出與產能的平衡
能夠協調和平衡對工作的關心及對他人關心、幫助,為他人著想。
在共同的使命、愿景和目的鼓勵下,團隊相互聯合,完成每一個項目
著重于首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,鼓勵個人采取積極的行動和優化組合
識別蘊藏在人與人差異中的巨大潛能,并使之化為雙贏的資源,提高集體動力
學會傾聽,改善溝通,建立溝通雙向渠道,減少管理內耗
學習團隊其他成員的長處,利用多樣性的特點,掌握與他人共贏的做事技能
確保持續性的更新,防止筋疲力盡的工作或生活方式;通過不斷改善,提高效用
培訓方式 理論講授50%、互動案例討論20%、練習20%、經驗分享、答疑10%
課程時間 2天(6小時/天)
課程對象 中基層管理者,骨干
本課程五大特色:
1、實戰性:課程使用工作實際問題、沖突作為案例,現場模擬,工具練習,分組研討,講師總結。
2、對抗性:培訓本身就是一場競爭,分組對抗,成果分享,協作配合,最終獲勝。
3、互動性:理論講授、實戰演練、案例討論、游戲、分享、答疑全程互動。
4、精致性:實行小班制授課,設計精當,配備專業助教、設備、會場,科學合理。
5、權威性:本課程符合國內企業實際,引用國際同行先進成果和授課方式,經驗豐富,切合需求。
課程大綱
第一天9:00-10:20
一、內在原則和行為模式(習慣的建立)
1、習慣是知識、技巧、態度的混合體。
2、知識指點我們“做什麼”及“為何做”。技巧是指“如何做”。態度是“想做”及“愿意做”。
3、要培養一種習慣,這三項要素缺一不可。
二、效能原則(產出與產能的平衡)
1.《伊索寓言》里講述了一個鵝和金蛋的故事:
2.產出和產能的平衡
三、成長的三個層次
1.依賴——獨立(個人成功)——互賴(團隊成功)
2.依賴:圍繞“你”這個思維
3.獨立:著眼于“我”的思維
4.互賴:從“我們”的思維出發
第一天10:35-12:00
四、七個習慣具體內容
習慣一: 積極主動—個人愿景的原則
1. 案例分析:員工A和員工B的區別
2. 無奈無助or操之在我
3. 積極之樹和消極之樹的不同果實
4. 人的第三次出生—真正意義的人的出現
5. 做發光體,不做黑洞
6. 割草工的故事—用心做事,超出期望
7. 買土豆的故事--用腦做事,提高效率
8. 現場互動:環境的污染者or積極環境的創造者
9. 視頻欣賞:積極人生的典范
落地分享:
積極主動,我有好的故事和經驗:
積極主動,我的教訓和反思:
第一天13:30-15:00
習慣二: 以終為始—自我管理原則
1.計劃管理的PDCA管理循環
2.目標管理SMART原則
3.計劃分解的5W2H方法
4.管理工具--甘特圖的應用
5.案例分析:一個計劃實施無效的問題根源在哪里
落地分享:
以終為始,我有好的故事和經驗:
以終為始,我的教訓和反思:
第一天15:15-16:30
習慣三: 要事第一—自我時間管理原則
1. 艾森豪威爾原理
2. 帕累托原理
3. 別讓瑣事牽著鼻子走
4. 敢于說“NO”
5. 認識自己的生物鐘
6. 和自己約會(Quiet An Hour)
7. 案例分析:一個員工為何手忙腳亂?
落地分享:
要事第一,我有好的故事和經驗:
要事第一,我的教訓和反思:
第二天9:00-10:30
習慣四: 雙贏思維—人際領導原則
1. 人際關系的六種模型
2. 什么是真正的贏
3. 雙贏是溝通協作的基礎
4. 利人利己的五要領
5. 案例分析:雙贏溝通的技巧
落地分享:
雙贏思維,我有好的故事和經驗:
雙贏思維,我的教訓和反思:
第二天10:45-12:00
習慣五: 知彼解己—同理心交流的原則
1. 受人歡迎的五種溝通
2. 令人討厭的五種溝通
3. 有效溝通的四種心態
4. 有效的聆聽與發問
5. 換位思考,感同身受,重點復述,感性回應
6. 溝通中的人性智慧
7. 優質溝通的五個標準
8. 現場互動:唐駿的面試題
落地分享:
知彼解己,我有好的故事和經驗:
知彼解己,我的教訓和反思:
第二天13:30-14:20
習慣六: 統合綜效—創造性合作的原則
1. 聚焦目標,創造可能性
2. 敞開胸懷,博采眾意
3. 尊重差異,換位思考
4. 化阻力為動力
5. 避免本位主義
6. 現場互動:解除抗拒五步曲
落地分享:
統合綜效,我有好的故事和經驗:
統合綜效,我的教訓和反思:
第二天14:30-16:30
習慣七: 不斷創新—自我更新的原則
1. 學歷與學習力
2. 工作是真正學習的開始
3. 需要更新的四個方面
4. 成功與成長的關系
5. 自助成長于他助成長
6. 創造學習型組織
7. 案例學習:優秀企業是如何打造學習型組織。
落地分享:
不斷創新,我有好的故事和經驗:
不斷創新,我的教訓和反思:
習慣八: 尋找心聲
習慣七: 追求卓越
課程總結及落地工具匯總
小組繪制思維導圖總結課程內容(如附件);
課程實踐--小組制定綜合行動落地計劃表(我的工作目標與工作宣言);
并匯總之前各個習慣落地計劃,綜合匯報及分享;并提交給培訓負責人。
短板原理
全員服務意識的構建---行行都是服務業,人人都是服務員
曹愛宏老師課程版權證書:
曹愛宏老師郵儲銀行《高效人士七個習慣與職業化素養》系列內訓
曹愛宏老師國家電網《七個習慣與責任心提升》系列內訓
曹愛宏老師山東農信《陽光心態與團隊精神》系列內訓
曹愛宏老師中石油中層《七個習慣》輪訓
- 鄭奕:《職業化團隊凝聚力訓練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打造優秀員工-職業化素養和能力提升》 2024-04-19
- 袁少波:《從學校人到企業人的職業化塑造》課綱1天 2024-04-19
- 袁少波:《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》課綱1天 2024-04-19
- 張學民:《青年員工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培訓》課程大綱2023.8 2024-04-18
- 劉承林:職業覺醒—職業化管理團隊塑造 2024-04-18
- 郇婭冉:贏在職業素養——成功從優秀員工做起 2024-01-20
- 郇婭冉:《贏在職業化---服務禮儀速效篇》 2024-01-20
- 邱加洲:生產人員職業道德課程大綱 2024-01-20
-
上海交大MBA和DBA學位班課程《管理者創新思維與決策管理》在北京中心順利交付
2023年11月30日
-
2023年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班《管理者團隊管理實務》在北京圓滿落幕
2023年11月30日